免费咨询热线
010-58221576 18610536042 18610539460
  • 首页
  • 君途介绍
  • 君途服务
  • 君途团队
  • 君途动态
  • 在线咨询
  • 加入君途
  • 联系君途
  • 君途动态
    用假的购房凭证抵押借款构成什么犯罪?
    浏览次数:12325次 更新时间:2016-07-14

    【案情介绍】

      肖某欠他人10万元高利贷,为偿还债务,以做生意为由,经中间人介绍,于2012年1月12日向付某借款7万元,并与付某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利息。同时,为提高信用,肖某还伪造了购房协议和购房收据,与付某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并找来岳某、张某作为担保人。

      然而,肖某在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拿到付某6.65万元后逃匿。当付某在催要第二个月利息联系不上肖某时,得知作为抵押物的房屋是肖某租别人的,遂报案。

      【分歧意见】

      对此案的定性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肖某应定合同诈骗罪。肖某向他人借款后逃匿,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肖某与付某在签订借款合同的过程中,为取得付某信任,使用伪造的购房协议和购房收据做担保,又与付某签订了抵押合同,侵犯了国家规范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也侵犯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合同诈骗行为。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是一种法条竞合关系,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对肖某应适用合同诈骗罪来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案应作为民事纠纷处理。肖某伪造购房协议作为抵押,只是为了增加信用,其取得借款是基于民事借款合同,不宜按犯罪处理,其逃匿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欺骗手段。

      【案件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客体不同。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这也是为什么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而合同诈骗罪属于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原因所在。

      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手段仅限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骗取公私财物。

      本案肖某所伪造购房协议和购房收据签订的抵押合同只是一种担保,只是从合同,肖某并不能通过这份抵押合同的签订、履行直接骗取借款。其借款的实现主要基于借款合同。肖某与付某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了借款期限和利息,所签订的合同具备民法关于借款合同的所有要素,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况且,由于肖某还找岳某、张某作为担保人,付某可通过要求他们承担担保责任实现债权

      【相关知识】

      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之具体认定

      由于理论比较概括和抽象,不易作为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标准。比如合同诈骗罪,最突出的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是究竟据以何种事实和理由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目的”属于人的意识领域,是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我们只能通过行为人的行为对其加以把握。下面,我们结合司法实践中合同诈欺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如何对行为进行定性。

      (一)欺诈行为人主观心理的客观表征及其行为性质的认定

      人的主观心理活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并非完全不可把握。目的作为行为人意欲实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它只有外化为客观的行为,才能成为法律评价的对象。作为有意识的理性的人,其主观心理决定其行为,其行为又能反映其主观心理状态。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行为人之行为特征,判断合同诈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以此来对其行为进行定性。我们认为,认定一合同诈欺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还是民事违法性,首先应以刑法第224条所例举的五种情形加以判断,这不仅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而且刑法第224条所列举的几种情形正是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的典型行为特征。此外,应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认定(注:以下各种因素均设定在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欺骗行为的场合。):

      1、行为人的履约能力。

      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可分为完全履约能力、部分履约能力和无履约能力三种情形,应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认定:

      (1)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行为人自始至终无任何履约行为,而以欺骗手段让对方当事人单方履行合同,占有对方财物,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2)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行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毁约或避免自身损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观原因造成,应认定为民事诈欺行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诱使相对人继续履行,从而占有对方财物,则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3)有部分履约能力,但行为人自始至终无任何履约行为,而以欺骗手段让对方当事人单方履行合同,占有对方财物,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4)有部分履约行为,同时亦有积的履约行为,即使最后合同未能完全履行或完全未履行,亦应认定为民事诈欺;但是,如果行为人的履约行为本意不在承担合同义务,而在于诱使相对人继续履行合同,从而占有对方财物,应认定为合诈骗罪;

      (5)签订合同时无履约能力,之后仍无此种能力,而依然蒙蔽对方,占有对方财物的,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6)签订合同时无履约能力,但事后经过各种努力,具备了履约能力,并且有积极的履约能力,则无论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均只构成民事诈欺。

      2、行为人的履约行为。

      虽然在构成合同诈骗罪与构成民事诈欺的场合,行为人所签订的合同都是欺诈性合同,但是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具有无偿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因而通常都不会有履行合同的行为,即使有部分履约行为,往往也是以此诱骗对方当事人,以图占有对方财物。而民事诈欺的行为人获取不法利益的同时,一般还会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且其不法利益的取得,多是通过履行一定的合同义务而获得的。所以,考察行为人是否履行了一定的合同义务,也可以作为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的限界之一。当然,“实际存在的履行行为,必须是真实的履行合同义务的行动,而不是虚假的行为”。履行行为是否真实,应当结合上述履约能力的不同情形来判断。

      这里,还须注意以下两种情况下对行为性质的认定:

      (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并无非法占有相对人财物的目的,签订合同后也采取了积极履约的行为,但是在尚未履行完毕时,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行为人产生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意图,将对方财物占为己有。此种情况下,行为人的部分履行行为虽然是积极的、真实的,但是由于其非法占有的犯意产生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其先前的积极履行行为已不能对抗其后来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因而应构成合同诈骗罪。

      (2)行为人在取得相对人财物后,不履行合同,迫于对方追讨,又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用以充抵前一合同的债务。以后又用相同手法循环补缺,订立一连串假合同,以便使自己始终非法占有一定数额的他人财物,这种连环诈骗在司法实践中被形象地称为“拆东墙补西墙”。“拆东墙补西墙”表面上看似乎是行为人履行了合同,但实质上并非履行行为,而只是行为人被迫采取的事后补救措施。其以签订合同骗取的财物还债的处置行为,说明他对骗得的财物已经据为己有。所以,“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不能认为是履约行为,而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3、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

      “非财物所有者,可依法控制、使用他人财物,但非法定情况不得行使财产处分权。因此,若当事人没有履行义务或者只履行一部分合同,则当事人对其占有的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的心理态度,对合同标的处置也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当行为人没有履行合同的原因难以说明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行为是否真实难以断定时,可以其对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认定其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全部或大部分用以挥霍,或者从事非法活动、偿还他人债务、携款逃匿等,应认为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之故意,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2)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全部或大部用于合同的履行,即使客观上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之全部义务,一般均应认定为民事诈欺,不宜以合同诈骗论。

      (3)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用于自己合法的经营活动,当其有积极的履行行为时,应认定为民事诈欺;当其没有履约行为时,应认定为合同诈骗;但是,行为人虽不履行合同,却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将对方财物予以退还,仍应视为民事诈欺。

      4、行为人事后的态度。“行为人的事后态度,也是区分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无诈骗故意的重要标志。”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后,如果行为人不主动采取补救措施,而是百般推脱责任,或者以“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还债,或者逃匿的,均应认为行为人有诈骗的故意;如果行为人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来减少对方损失,或者表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则不能认为行为人有诈骗的故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因素不能孤立地用以证明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应在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案件各种事实进行综合考量。

      (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数额对行为性质的影响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时,才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见,“数额较大”这一客观因素对合同诈骗罪成立与否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的构成特征来看,构成刑事诈骗的行为必然同时构成民事诈欺,反之,则不一定。具体地说,如果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尚不够“数额较大”,该行为只能构成民事诈欺,行为人只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如果行为人获取的非法利益已达到“数额较大”,但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该行为同样只构成民事诈欺。只有当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象的欺骗行为时,其非法所得的数额才能成为影响欺骗行为法律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司法实践中,决不能忽略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特征,单纯以非法利益数额的大小来认定行为的性质,否则,就很容易仅仅因为行为人非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巨大,而将合同纠纷中的民事诈欺行为以合同诈骗罪追究诈欺人的刑事责任。当然,在行为人的欺骗行为确实构成合同诈骗罪的情况下,他不仅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该行为同时构成民事诈欺,还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总之,要区分合同中的欺骗行为属于刑事诈骗还是民事诈欺,首先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们判定其是否具有此种目的提供较为客观的线索。当行为人确实具有非法占有之故意,并实施了欺骗行为时,其所侵害的财物的数额才能成为判断该行为为刑事诈骗或民事诈欺的决定性因素。

    君途动态

  • 离婚必备的条件是哪些?

  • 已签署房屋租赁合同,房东承诺办

  • 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泄露-法律解析
    5月31日,微博爆料安徽省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泄露,从曝光的资料上看,有人在考试开始

  • 22
    2023-02

    已签署房屋租赁合同,
    ...查看更多
  • 02
    2020-03

    电子合同的效力
    ...查看更多
  • 21
    2020-02

    疫情期间消费者如何保
    ...查看更多
  • 17
    2020-02

    新冠肺炎疫情下问题整
    ...查看更多
  • 06
    2018-03

    男子信用卡欠7万多被
    市民陈先生曾办了一张信用卡,由于长时间未付欠款,他的卡债累计上万元。银行将其诉诸...查看更多
  • 05
    2018-03

    北京放开律师收费的通
    自2018年4月1日起,全市律师法律服务收费全面实行市场调节价...查看更多
  • 17
    2020-03

    非婚生子女上户口相关
    ...查看更多
  • 26
    2020-02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查看更多
  • 19
    2020-02

    新冠肺炎疫情下问题整
    ...查看更多
  • 18
    2018-03

    房地产税怎样收?刚刚
    从目前民意来看,在中心城市实施“累进制、惩罚性”的房产税,是很有可能的。...查看更多
  • 05
    2018-03

    诉讼费交纳标准
    诉讼费缴纳标准...查看更多
  • 27
    2018-02

    最高法关于执行和解的
    ...查看更多
  • 首页
  • 君途介绍
  • 君途服务
  • 君途团队
  • 君途动态
  • 在线咨询
  • 加入君途
  • 联系君途
  • 免费咨询热线
    010-58221576 18610536042 18610539460
    版权所有:北京君途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1994-2014 JUNTU LAW FIRM ALL RIGHTS RECERVED.
    北京东三环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1号第三置业大厦A座1508室
    北京东四环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南十里居27号(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旁)
    联系电话:13401149132 传真:010-58221576 网站关键词:北京房产律师 北京离婚律师 法律咨询 律师咨询 北京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